导航菜单
首页 >  关于组织开展哈尔滨工业大学2023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  > 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大学生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

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大学生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

各院级党组织、各部门、各单位:

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,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“大思政课”,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,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、强信念、跟党走,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,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《关于开展202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》等有关文件精神,结合我校实际,现将2021年大学生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相关事宜通知如下。

一、活动主题

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

二、总体原则

(一)将实地实践观察与思想认识提升相结合,突出活动导向性。坚持从思想政治引领出发设计开展活动,在形式内容上力求深入深刻、避免浮于表面,在效果导向上力求触动思想、避免走马观花,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更加理性客观、更加全面正确的思想认识。

(二)将统一组织实施与立足实际开展相结合,增强活动实效性。围绕活动主题,把握学生特点,结合实际开展工作,同时注重就近就便安排、合理确定团队规模,更加广泛、有效地组织动员青年学生参与到活动中。

(三)将线下积极开展与线上加强传播相结合,提升活动影响力。在广泛发动组织的基础上,注重将青年学生在观察上和认识上的积累、在实践中和调研中的成果转化为富有意义、内容生动、易于传播的宣传产品,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加强推广,提高活动的知晓度和辐射力。

(四)将“三下乡”与“返家乡”相结合,体现活动融合度。立足构建完善常态化长效化的实践育人工作格局,将活动开展与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的组织实施紧密结合,形成目标一致、相辅相成的工作态势,共同发挥好组织引导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、提高认识和融入社会的素质能力等方面作用。

(五)将工作开展与疫情防控相结合,确保活动安全性。以保证师生健康安全为首要前提,杜绝麻痹思想、侥幸心理,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。中、高风险地区不得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,低风险地区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。活动开展前和过程中,充分研究形势,做好安全预案,根据形势动态调整;如遇突发情况,应立即暂停相关活动,妥善做好有关安排。

三、重点内容

(一)党史学习教育。依托各地红色资源,组织青年学生开展重走红色足迹、追溯红色记忆、访谈红色人物、挖掘红色故事、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活动,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、学史增信、学史崇德、学史力行,讲好党的故事、讲好中国故事,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、担当时代责任。积极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展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良好风貌。

(二)理论宣讲实践。紧密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,同时将学习党的历史与讲述党的故事结合起来,深入一线基层、深入人民群众,面对面开展小规模、互动式、有特色、接地气的宣讲活动。

(三)国情社情观察。注重以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、脱贫攻坚历史性成果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等为现实教材,开展参观考察、国情调研、学习体验等活动,领悟党的领导、领袖领航、制度优势、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,形成正确认识,坚定理想信念。

(四)教育关爱服务。充分发挥师范类专业特点和优势,依托“五四爱心学校”“阳光体育夏令营”等品牌实践项目,组织大学生到基础教育薄弱、教育资源匮乏的贫困县(乡)爱心支教,为当地留守儿童开展课业辅导、素质拓展、心理疏导和亲情陪伴等教育精准扶贫活动,开展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活动,为优化教育资源、提升教育质量建言献策。

(五)助力乡村振兴。了解认知当前的乡村状况、在未来踊跃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,鼓励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,面向广大乡村组织开展科技支农、科普宣讲、调研献策、志愿服务等形式的实践活动,帮助发展乡村产业,改善基础设施,美化乡村环境,促进公共服务,提升乡风文明。

(六)法治宣传教育。立足实际,重点围绕实施“八五”普法规划,组织大学生深入校园、社区、农村、机关、企业等,通过法律宣讲、法治文艺演出、法律服务和法治专题调查活动等形式,向社会大众开展法治宣传、法律咨询、传播法治理念、普及法律知识、繁荣法治文化,向有关部门提供法治建设建议,服务法治社会建设。

(七)文化艺术实践。依托“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”主题,开展群众性文化艺术实践活动,到军营、农村、社区等地巡回演出;传承弘扬区域优秀传统文化,开展文化名人、地方戏曲、民乐民歌、地域风俗等寻访调研活动。

(八)创新创业体验。开展企业创新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,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及专业实习实训,结合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、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、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重大赛事,开展科技创新实践;组建基层信息化建设服务团,探索运用网络平台解决基层实际困难,着力开展科普惠民、困难群众创业就业等服务。

(九)环保宣传实践。依托相关专业及环保类学生社团开展 “江淮环保行”环保宣教志愿服务,到农村基层、县域城镇和城市社区,围绕环境污染、资源保护、物种多样性调查、自然灾害预防等,开展科普知识宣讲、调查研究等活动。

(十)助力和谐发展。组织“向阳花”青年志愿者结合实际,就近就便走进敬老院、儿童福利院、乡镇农村开展敬老爱幼、扶弱助残、法律援助、公益宣传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,积极参与家庭和社区劳动,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青春力量。

(十一)“返家乡”实践锻炼。将“三下乡”与“返家乡”结合,到乡镇街道或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积极参加政务实践、企业实践、公益实践、社区报到、兼职锻炼,提升本领、收获成长。

(十二)红色专项行动。动员组织学生骨干组队参加以“红色江山红色路 青春力量青春行”“党史教育、红色教育”“走进千村观察,助力乡村振兴”“生态文明建设、特色产业调研”等团中央专项计划行动(详见三下乡官网,参见附件1),在实践中学习真知,锤炼本领,感悟红色文化,传承红色精神。入选团队自动纳入校级社会实践重点团队。

四、时间步骤

(一)筹划动员(5月底前)

各学院制定活动方案,成立工作机构。校院班三级开展宣传动员,学院通过召开领导组会议、辅导员会议,进行专题部署动员;学院团委、学生会、学生社团等结合实际进行宣传动员、需求对接,广大同学参与社会实践,努力扩大活动覆盖面。

(二)团队组建(6月上旬前)

学校组建百余支校级重点团队,2019级本科生均需参加实践活动。鼓励研究生和本科生跨学历组队,鼓励其他年级学生骨干参与实践。学校按照“学生申报、团队答辩、学院整合、学校统筹”的要求,依托“Istar第二课堂”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团队招募,实现网上申报项目、网上招募队员、网上审核团队。各学院要将院级团队和拟新建、继续续建的基地情况在7月5日前将电子版发校团委工作邮箱备案(附件2)。

(三)教育培训(7月上旬)

学校举行全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,进行思想动员和教育培训。各学院根据实际需求邀请领导专家为本学院实践队员开展服务技能、安全教育培训,要求做到安全与实践技能培训全覆盖。各学院须重点指导全体实践学生认真学习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安全须知》(附件3)并签字确认。

(四)组织实施(7月中旬至8月下旬)

各实践团队及成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,按照项目方案赴实践地开展活动。学校和各学院领导组统筹做好实践活动管理工作,校院领导赴一线开展慰问、调研和指导,及时解决师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。(介绍信见附件4)

活动实施全过程采取每日安全提醒、零报告等措施,确保实践师生安全。

按照团中央对于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的统一要求,今年继续对校院两级重点团队实行官网报备制度,未按要求完成报备的团队不得参与评优评先,也无法在中国青年网上发布活动资讯,且不能参与专项计划的奖项遴选。各学院应于7月20日前在全国“青春三下乡”官方网站:http://sxx.youth.cn完成报备工作。报备完成后,“三下乡”官网可以为所有报备团队在“中青校园”APP内开通

相关推荐: